《班级等学生组织建设》
《班级等学生组织建设》
飞鸟老师点评
班级是学生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介绍了班级育人的基本方法和提升班级凝聚力的基本方法,是辅导员考试中的常考内容。
TIPS
在文件部分,有老师精心绘制、标注的思维导图和知识点,橙色代表这部分内容常考客观题;绿色代表重点论述;蓝色代表这部分内容常考简答题;灰色部分代表注释。
【文件】
一、学生组织的主要表现形式
班级、社团、学生会
二、辅导员班级育人方法
1.记录学生成长基线
建立学生电子信息档案。对学生以班级为单位进行信息录入,并实行动态更新,每学期由专门负责信息维护的学生进行组织更新。实现学生在校综合表现一张表,可以线上线下,随时随地查阅学生信息。学生的奖助情况、党员发展情况、课程通过情况等基本信息一目了然,后期如果可以实现通过APP或者微信小程序进行信息更新和存储将会更加便捷。
创建班级百宝箱数据库。包括如下类别,文件类:学位授予办法、人才培养方案、实习实训办法、党员发展基本条件、团支部积极分子发展情况一览表等;班级荣誉类:班级及个人校级以上获奖证书分类汇总、班级活动影集以及温馨提示;攻略类:党员转正条件、各类奖学金基本条件、素质拓展学分获得途径、团员微积分解读、党员发展流程图等。通过建设班级百宝箱数据库可以实现班级与辅导员整体的信息共享。通过梳理和共享与学生学习、发展、毕业等密切相关的文件和资料可以有效帮助学生深入和及时地了解相关政策和规定,引导和引领学生发展。同时也方便辅导员和学生干部开展工作,方便及时调取信息,做到工作有痕迹、有台账、有思路。
2.明确学风建设主线。
通过班会民主讨论制定《班级公约》,建立奖惩制度,加强班风学风建设。召开班会公开表彰先进学生,如学年评选班级综测之星、进步之星、晨跑满勤之星,奖励国家奖学金获得者。通过综合测评排序进行学业上结对帮扶,同时以宿舍为单位进行帮扶。
3.走好思政育人路线。
网络已成为继教育、管理、文化活动以外的新的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新的阵地。开通辅导员信箱、微信公众号等线上平台,创新师生沟通渠道。为了贴近学生心理需求和接受新事物的新方式新特点,通过开通运营微信公众号的形式撰写引导学生爱党爱国、注重心理健康、感恩父母等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文章,以“一封辅导员的来信”的系列形式加强师生沟通。同时可以增设更加丰富的栏目和形式推送先进学生事迹、校园生活攻略、班级建设故事等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明确指出,要着力加强班级集体建设,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班会活动,发挥团结学生、组织学生、教育学生的职能。主题班会是高校开展德育活动的重要方式,是大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重要形式。通过对主题班会的内容和结构的重新整合,实现主题班会有政治引领、有安全教育、有明确的主题,有效提升主题班会的育人功能。
三、高校辅导员如何增强班级凝聚力建设
1.营造一种积极向上的班级文化。班级文化,是在大学班级的管理实践和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是班级成员所共同认可和自觉遵循的班级目标、价值观念、制度规范和班级外部形象等的总和。大学班级文化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凝聚功能。良好的班级文化氛围会激发成员对班级目标、核心价值观、行为准则的认同和遵循,从而形成强烈的向心力、凝聚力和群体意识,使学生与班级之间建立十分密切的相互依存关系,把个人利益与班级整体利益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形成无形的合力。
2.组建一支优秀的学生干部队伍。班级中的优秀学生干部,往往成为班级文化的人格化代表,他们是班级文化的生动体现,具体诠释班级文化的实质和内涵;他们的价值观、精神风貌和行为方式决定了班级文化的发展程度。因此,要充分发挥他们的引导、骨干和榜样、示范作用。
3.加强同学之间的交流和沟通。通过班级集体活动,为师生之间、同学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在开展相应的班级活动的过程中,需要为学生打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使得学生能够在班级活动中,感受到温暖和关怀。在这种学习氛围下,自然而然地就会使得学生信任这个班集体,从而使得班级的凝聚力相应地得到提升;通过主题班会,融洽感情,统一思想,主题班会是班级教育活动的形式之一,是辅导员根据教育、教学要求和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确立主题、围绕主题开展的一种班会活动。辅导员可根据学生的学习生活、思想动态、纪念日、时事热点等确定主题,引导同学们积极讨论,加强班级团结;通过学习兴趣小组,立足学生专业发展,形成优良学风,通过学习兴趣小组,立足学生专业发展,形成优良学风。